【天灸】您應該都聽過,但您真正了解嗎?
什麼是天灸?
天灸是中醫傳統療法之一,主要透過用藥物敷貼在穴位上治療,通過藥物對穴位刺激及吸收作用,以增加人體陽氣達致祛寒治病及增強抵抗力的目的。
2. 什麼人適合天灸呢?
天灸療法主要適用於虛寒性疾病及冬季易發病者,例如:
過敏性鼻炎(鼻敏感)
哮喘、咳嗽
體虛易感冒
腰痛、經痛
慢性腹瀉 等等
3. 【三伏天】 和【三九天】有什麼分別 ?
「三伏天」和 「三九天」是一年中最熱和最寒冷的日子,天灸療法就是藉這兩段時間進行。
「三伏天」
中醫其中一個理論為「冬病夏治」,即冬天疾病在夏天治療。
在夏天最熱、陽氣最盛的三天,用中藥敷貼穴位,以溫熱作用溫通經絡,減低在冬天時疾病發作的機會。
「三九天」
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,是陽氣最衰弱的狀態,以中藥敷貼穴位,以溫熱作用溫通經絡作用。「三九天」天灸療法可作「三伏天」天灸的補充和延續,加強治療效果。
4. 【三伏天】 【三九天】在什麼時間 ?
【三伏天】
所指的是「初伏日」、「中伏日」、「末伏日」。計算是由廿四節氣中的’’夏至‘’後開始。
【初伏】:夏至後第三個_庚日_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為初伏。
【中伏】:夏至後第四個_庚日_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。夏至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,由於第五個庚日可以出現在立秋後的前後或後,所以中伏可能為10天--20天時間。
【末伏】:立秋後第一個_庚日_起到第二個庚日前的一天。
【三九天】
是以廿四節氣中的’’冬至’’日算起,每九天為「一九」,然後再隔九天數為「二九」如此類推。
5. 貼完天灸貼,身體會有什麼反應?
敷貼於皮膚上會有稍許刺激性如燒灼感;
皮膚輕微的局部紅腫和稍許的刺痛;
部份人有水泡的現象;
若皮膚發生嚴重疼痛不適或燒灼難忍的感覺,就應即時撕下敷貼。
6. 什麼人不適合天灸 ?
天灸的當天:感冒、發燒、咽喉發炎;
孕婦、一歲以下幼兒;
嚴重心肺功能不足、重度糖尿病患者、過去有中西藥敏感史;
皮膚有破損、皮膚極易過敏者。
7. 天灸需要敷貼多久?
【敷貼時間 】
敷貼時間一般成人貼約1-2小時,老人、小兒及皮膚易敏感者,約貼30分鐘即可,視情況而定。
【處理】
貼藥後皮膚發熱、瘙癢 或起水泡均屬正常現象 ;
敷貼期間應溫度適宜,減少汗出 ,且不宜處於溫度過低的空調環境下 ;
若皮膚出現水泡,應注意保護瘡面,避免抓破,可用消毒紗布外敷 ;
撕除藥貼後,2小時內不可洗澡。貼藥當天更不可泡 冷水/ 游泳,亦不宜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;
如有任何程度之不良反應,可向醫師查詢及治理